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我也想冲一次戛纳看看!0基础?转专业?不在怕的!
4月13日第76届夏纳国际电影节公布了官方评选的入围名单!
4月13日
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公布了官方评选的入围名单!
电影节将于5月16日至27日举行。
大表哥邀请小伙伴们一起了解一下
电影节的入围影片。
入围影片解析
《青年》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王兵两部作品均入围戛纳电影节。《青年》入围了主竞赛单元,该片讲述了来到上海周边打工的年轻人生活,以及他们周而复始的青春和爱情。而不稳定的局势、地域分散,经济压力,也逐渐烧毁了他们的纯真和青春。
王兵导演有一种独特的风格,这是一部小成本纪录片,但是却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可以说是一部黑马了。
《MAN IN BLACK》
《MAN IN BLACK》入围了特别展映单元。由王兵执导的科幻片,它入围的是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
王兵对这部影片的介绍是
“我刚刚完成了一部非常短的电影,一个小时的长度,打算用于艺术画廊策展的《黑衣人》,在这部电影中,我在Bouffes du Nord剧院拍摄了伟大的中国作曲家王西麟,现场没有观众。”
《燃冬》
由周冬雨、刘昊然、屈楚萧主演,陈哲艺(《热带雨》《爸妈不在家》)执导的《燃冬》入围一种关注单元!该片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在东北边城冬天里意外遭遇了一系列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也是周冬雨时隔两年主演作品再次入选戛纳电影节片单。
关于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称世界三大艺术电影节。不仅是宣传新电影的场地,也是买卖新电影的市场。
戛纳电影节在历史层面上,不及威尼斯电影节历史悠久,但是在中国的名气较大,主要还是因为这个电影节的确是华人电影的福地。
每年的戛纳电影节都会选出21部影片入选主竞赛单元。这些提名影片在电影节举办期间的十几天里收获着整个行业甚至大众舆论的高度关注,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荣耀。在戛纳电影节上提名的影片,从戛纳到美国院线发行期间所需的时长平均为286天。
不论是早期张艺谋的《菊豆》《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王家卫的《春光乍泄》都曾在戛纳电影节上有所收获。巩俐、陈凯歌、杨德昌、姜文、徐克、吴宇森、王家卫、章子怡、舒淇、李安等也都曾经做过电影评审。众多华人面孔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
入选戛纳的基本要求是…
在各大电影节经常看到一些年轻的电影人带着自己的作品冲击奖项。尤其是重要的电影节几乎都是先拿奖再上映,这也是电影节的规则。
一部电影想要入围电影节也有明确的规定:
1、距离报名的那一届戛纳电影节开幕时间12个月以内,制作完成的。(不接受老片)
2、戛纳电影节需要为本片的全球首映。
3、没有在任何其它国际电影节展映过。
4、没有经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发行过。
我可以参加戛纳吗?
当然,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戛纳电影节似乎很遥远。但是!在戛纳有一个单元叫做——电影基石奖。这是戛纳电影节中仅限于学生参加的奖项,前戛纳国际电影节主席的吉尔·雅各布在1998年创立了这个学生作品单元。电影基石奖与短片金棕榈奖“共用”的是同一批评委组成的评审团,一般来说评审团有五位,他们大多是导演、制片人、编剧和演员。需要注意的是电影基石奖的影片时长要求是不超过60分钟,并且严格标注不接受纪录片作品。
如果,我想学电影…
对于英美申请电影专业方向来说,作品集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片子就是最有力的敲门砖。电影专业有几个方向的分支:导演,编剧,摄像,剪辑,制片。先要明确你要学习哪个方向。
作品可以分为:剧情片,纪录片,广告片,创意短片,实验影像。通常国外申请导演方向都以剧情片为主。一个短片的创作需要确定故事题材-故事创作-剧本写作-分镜脚本-人员组建-拍摄-后期剪辑。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做相应准备。
那作品的要求有哪些?
英美的作品集的要求一般是需要学生提交1-2部电影短片(一般长度在5-20分钟,需要根据学校要求),每个学校都有严格的作品集提交长度的限制。要求最长的是AFI美国电影学院和纽约大学艺术学院(NYU-tisch),他们都要求学生提交的作品不超过30分钟。南加州大学USC一般要求本科申请者提供的作品不超过5分钟,研究生理论上不超过30分钟。
除了短片以外,还可能会要求申请者一些文字素材。比如常见的导演阐释、命题小剧本写作、场景写作、对话写作、未来创作计划等等。
跨专业、0基础也可以吗?
跨专业申请也是可以的。要看目标是哪些学校的什么方向?你自己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
以编剧导演方向为例子——作品集分短片和Writing Samples。短片要从剧本选题开始,如果没有编剧基础需要学习一下。Writing Samples就是根据学校的题目创作剧本、电影提纲、故事等。
相关推荐
在线提问
艺术留学免费评估
*个人优势&作品集评估、留学院校及专业推荐
成功案例
伦敦艺术大学
平面设计 / Lin同学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时尚管理 / Jiang同学
皇家艺术学院
服装设计 / Yan同学
皇家艺术学院
/ Zhang同学
伦敦艺术大学
多媒体设计 / Gao同学
纽约大学
数字媒体 / Huang同学
帕森斯设计学院
交互(用户体验) / Jiang同学
芝加哥艺术学院
室内设计 / Liu同学
芝加哥艺术学院
动画设计 / Wang同学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工业设计 / Pang同学
金斯顿大学
平面设计 / Zhou同学
谢尔丹学院
动画设计 / Gong同学
皇家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 / Jian同学
普瑞特艺术学院
建筑设计 / Julia同学
纽约大学
交互(用户体验) / Yao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