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颜色即是空间——建筑色彩空间构成
观察性绘画+拼贴,为你的作品集加分!
曾经为米兰﹒昆德拉设计《笑忘书》封面的欧洲平面设计大师柯里莫夫斯基说过:
“在各种艺术形式走到尽头的时候,
对片段的截取与整合成为后现代的标志之一。”
采样音乐家David Shea干脆将17个音源无规则排列,按下Random键,任凭机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先锋的本能与创新的欲望变成了古怪的技术,
这一切只是来源于知觉”
无限次切割再经无限次的重组,艺术自身的概念极端的扩大。
著名建筑评论家科林‧罗在1987年出版的《拼贴城市》(Collage City)在某种方面诠释了“拼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可能性。
“我们生活的城市就是
一个多种元素拼贴堆叠的产物。”
拼贴艺术“Collage”
拼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而直到20世纪初才被立体派艺术家Georges Braque和Pablo Picasso命名为“Collage” 改词源自于法语单词“Coller”,意指 “胶黏, 作拼贴“ 的意思,从而说明该类艺术品是由多个纬度物品组合而创造的全新的整体。
-Francis Picabia
Tableau Rastadada (1920)
-Hannah Hoch
El padre (1920)
拼贴艺术是一门技术,这种将分开择选的作品合并在一起,以进行集体创作的表现方式,在各种领域中都能找到它,例如文学,音乐,摄影,电影,视频片段等。
拼贴画可以用多种材料制成,例如: 杂志,简报,丝带,油漆,手工纸片,木头,照片等等。它们被有趣的逻辑重新组合在一张纸或者画布上。
相较于传统的写实渲染风格的效果图,Collage风格的图纸表达可以帮助室内设计师、建筑师在短时间内绘制理想化的场景,强调纯粹化的概念。
拼贴的形式
-立体主义绘画与拼贴
拼贴手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艺术在媒介上的运用,画家们大胆的在画中使用现实生活可辨认的材料,材料代替了颜料,透视及空间都被粘贴在一起的元素产生的平面感所取代。
-Georges Braque
《Le Portugais》(1911)
-达达主义与拼贴
达达主义反对传统的审美观念, 其特点是反理性,怪诞的。它赋予了拼贴更多的内涵,在观念,技法和表现手法上更具有突破性,这一时期摄影蒙太奇手法的出现,让拼贴和摄影结合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Hannah Hoch
《 Flight》(1931)
-超现实主义与拼贴
拼贴手法在超现实主义绘画里,更多是意念上的拼贴。重于色彩与质感的协调,因而产生一种浑然天成的效果。
-Merve Ozaslan
-Eugenia Loli
-波普艺术与拼贴
波普艺术主家们认为新的艺术应当反应当时的社会,这类拼贴画中则充满了幽默和讽刺。
-Richard Hamilton
Just what is i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raling? (1965)
-Richard Hamilton
Interior (1964)
-数码技术与拼贴
进入21世纪,艺术的边界变得逐渐模糊,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艺术家们开始使用计算机工具来创造不同的视觉元素,再使用电子媒体对视觉结果进行转化,将数字艺术与拼贴艺术相结合, 视觉效果上也焕然一新。
-Johanna Goodman
-Julien Pacaud
当玩腻了传统意义上插画的表达方式,当然就要不断推陈出新。拼贴艺术,作为自由度极高的另一种插画表现手法,击碎现实,多元混搭,再用一种脑抽的方式重新组合,赋予插画另一种色彩、质感、肌理、情感。
Ernesto Artillo是一位西班牙艺术家兼摄影师,从小在父亲那里耳濡目染开始接触到了拼贴艺术,在艺术氛围浓烈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早期从事过绘画工作,也接触过一段时间的摄影,曾荣获El club de Creativos的VERSUS大奖,多年的工作经验的积累,使拼贴手艺作为他闻名于国际艺术界的标志。
Ernesto Artillo最早只是简单地以裁贴照片的形式制作插画,之后用上了缝制拼贴工艺,他的创作风格也更是与时俱进不断改变,现在更是把一些先进的创作手法加进来,像是3D、数码技术等等也让创作多了更多可能。
拼贴在作品集中的应用
随着整个20世纪越来越多的现代艺术家开始探索不同的实践方式,拼贴画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拼贴艺术已成为一种正式的艺术形式。近几年,英美各高校学院留学作品集制作的中,有许多拼贴的元素融入。
1
来欣赏一下LCF女装设计本科的小朱同学的优秀作品集。来康康她的作品中是如何运用拼贴的。
-Fashion的开始
这是她的第一本作品集,因为之前没有基础的,大一在学校都学的不是专业课,所以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了解基础的服装知识,这本作品集中主要研究了很多面料,也结合了她喜欢的一些东西。做了一些尝试。
-童年噩梦
这一本的灵感是关于童年的噩梦。装帧上,用了一个盒子,盒子里粘满了各种花花绿绿的零食包装纸(那段时间真的吃了很多零食哦),比较童趣可爱,盒子里面有一本作品集和一本模仿小朋友笔迹的日记本(那个笔迹也练了好久的)。
-我不想学芭蕾
这一本的灵感也是来源于小朱同学小时候。妈妈想让她变成比较淑女的小女孩,学学舞蹈弹弹钢琴那种,但是她自己个性比较男孩子,就以【我不想学芭蕾】为灵感,希望展现一种既淑女也比较酷的感觉。里面用了一些风衣结合一些纱裙。
这个系列的面料比较特殊。用芭蕾舞丝袜的弹力面料,结合了一些呢子的布料,就会有一种垂坠感,拽拉的感觉。
2
学习植物保护学的jiao同学,申请到RCA女装设计MA。她的作品是怎么样运用拼贴的呢?
-Love Kills
这个系列比较个人,是从她喜欢的音乐,影视作品出发的,基于她很喜欢的摇滚乐队主唱的真实经历去创作的故事,继而从故事线及其所涉及的元素出发来完成final look的一个系列。这个系列是她做的第一个系列,主要注重面料改造,其实是一个不太成熟的系列,但是有持续做调整与改动。
-Grotesque Garden
从未来杂交植物出发,过程中有一些配色和面料的灵感来自她专业实验的一些结果和专业文献中的配图,然后结合了日式插花艺术和波希的名画《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去发展的一个怪诞,未来主义的系列。
本月
ROSSO
杭州、深圳校区
将带你打开拼贴的新世界
运用扁平化的画风
表达更清晰的设计思路
共同来感受
“设计源于生活”
无论你是室内/空间设计、平面设计
还是0基础但对设计感兴趣的同学
都可以来玩哦
//指导老师//
英国爱丁堡大学建筑专业硕士,Cardiff大学低碳绿色建筑设计项⽬小组第⼀;曾参与政府机构组织Orkney Island老人社区公共建筑研究项⽬、重庆中关村超高层建筑项目竞标、松赞精品酒店系列设计;参与设计贝克街室内设计项目于16年开业至今。
教学经验丰富,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因材施教。项目题材新颖跨度大,综合传统、非线性、跨学科等方向。擅长带不同能力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术上的提⾼。
本科主修建筑学,硕士除建外还获得了景观学位。同时具 有许多跨界工作经历,例如室内设计与视觉营销。留美五 年,曾在美国知名公司设计部工作,回国后一直从事设计与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与教学经验。所带学⽣生均获得欧美顶级名校录取。
//workshop内容//
Part 1
色彩和空间理论性的理解,将会结合一些著名建筑师的色彩和室内空间设计的案例讲解。这个部分主要是给予同学们一定的学习背景和思考的灵感参考。
Part 2
色彩和观察性绘画。这个版块将会运用到对2D和3D的结合作品制作。通过学习自然给与的原有材料例如蔬菜、水果的天然造型和颜色进行一些模型拼接、切割和重组。然后再对新创造的模型绘画出一系列的观察性的画作。
观察性绘画/Observational Drawing既然有了“观察”的限定,就说明我们需要研究的就不仅仅是绘画层面,而是从视觉到思考以及最终呈现在画面中的完整过程。
而其中与我们以往学习绘画基础差异最大的就是观察这一环节。过去,无论我们学习的是素描、色彩、速写、设计快图,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就是构图和透视学,如何把实物真实合理的重现在图纸中是我们观察的最终目的。
雕塑大师布鲁内莱斯基三点透视实验演示图
观察性绘画则打破了这一原则,我们不仅需要用“眼”进行观察,作为创作者不再是被动去接收事物给我们的视觉反馈,而是要结合“脑”在下笔之前,对想要表现的事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调研、定位、对比,经过个人化的处理之后再去选择最佳表现形式。在选择观察角度时就可以有意识的避免常规的对称构图、完美的透视比例等,而是去捕捉一些动态的变化、不一样的视角,从开始就把个人意识、情绪化处理去融入在作品创作中。
Part 3
室内及空间设计和创意拼贴的部分。在这个部分中同学们通过拼贴的形式去为创造的模型增添功能和家具摆设。通过设计和阐述过程讲述学生自己的作品灵感和对色彩、空间设计的理解。
此次workshop不仅可以学到拼贴创意
收获多张观察性绘画和拼贴作品
还可以学习空间构图技巧、颜色搭配
以及对图纸的表达
//报名信息//
时间:
1月11日 14:00
地点:
杭州:西湖区学院路77号黄龙万科中心H座15层
深圳:福田区金福路东福华路北岗厦皇庭大厦18A1单元
报名方式及费用:
添加小仙女微信了解
相关推荐
在线提问
艺术留学免费评估
*个人优势&作品集评估、留学院校及专业推荐
成功案例
伦敦艺术大学
平面设计 / Lin同学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时尚管理 / Jiang同学
皇家艺术学院
服装设计 / Yan同学
皇家艺术学院
/ Zhang同学
伦敦艺术大学
多媒体设计 / Gao同学
纽约大学
数字媒体 / Huang同学
帕森斯设计学院
交互(用户体验) / Jiang同学
芝加哥艺术学院
室内设计 / Liu同学
芝加哥艺术学院
动画设计 / Wang同学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工业设计 / Pang同学
金斯顿大学
平面设计 / Zhou同学
谢尔丹学院
动画设计 / Gong同学
皇家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 / Jian同学
普瑞特艺术学院
建筑设计 / Julia同学
纽约大学
交互(用户体验) / Yao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