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当代互联网困境之:没了emoji,我仿佛不会聊天
emoji又更新啦!
Emoji已经成为聊天中必备的“辅助”了吧
是不是少了它
天就聊不下去了?
近日,全球最大输入法公司KIka在北京发布最新大数据报告《Emoji,新世界语的崛起》,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用户Emoji使用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笑哭”稳居全球最受欢迎的表情符号之首。
你不可不了解的emoji
大部分人都是从智能手机时代开始了解emoji的,的确,这也正是emoji流行的开端。但是你是否知道,emoji的起源,并不是这些手机厂商,而是日本通信业职员栗田穰崇。
emoji来自日语词汇“絵文字”(片假名为“えもじ”,读音e-mo-ji)就是表情符号的意思。
据统计,全球约有90%的在线用户频繁使用emoji,每天有60亿个emoji表情符号在互联网中传送。不夸张地说,emoji已成为日本最大的“文化输出”之一。
近日,统一码联盟(Unicode Consortium)宣布了emoji2020年下半年的更新,新增了117个表情。
2019年10月,在iOS 13的上一波更新中,emoji就亮出了不错的表现。上次增加的59个新表情,包括机械臂、冰块、火烈鸟、导盲犬、听障行动不便人士等等。
可以看出,emoji每次更新都致力于让用户情绪的表达更丰富,在线传达更加深层次的内容,所关照的群体也越来越庞大。
emoji家族的与时俱进,使得所有用户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不论肤色、人种、性取向等。这一次的更新也不例外。
首先增加了摆脱性别刻板印象和跨性别的内容。如着婚纱的男性和着燕尾服的女性,喂奶也不止有女性。
还有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寄托之一——奶茶。
熟悉的小黄脸表情也更新了一个“笑中带泪”,看起来是个能表现丰富情绪的表情呢,无奈和心酸都包含在这里啦,“还能怎么办呢当然是保持围笑啊……”
此外还有灭绝动物、俄罗斯套娃、手风琴、器官等。
艺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人们也渐渐将emoji当作了一门艺术。2016年,我们熟悉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就将emoji列为永久收藏,其中包括emoji的初期版本。
今天要带大家来看网络时代的艺术家们是如何玩转emoji的!
emoji是一种风格
美国艺术家Sam Cantor用我们熟知的emoji“画风”,创造了一批新的艺术家和名画形象。虽然emoji化的作品和原本的样子在相似度上并不高,但是却准确地抓住了标志性的特征,只要你了解这些艺术家或作品,一定能很快get到他们的来源。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草间弥生、达利、蒙德里安,甚至是掉了一只耳朵的梵高等。
emoji+名画=?
如果将emoji直接融入世界名画,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呢?Tumblr的Emojinal Art Gallery线上画廊,就收录了大量这样的“脑洞作品”。这批创作曾在2013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30个相册之一,至今仍然有大量网友投稿创作。
名画还是我们熟悉的名画,但是也添加了不一样的感觉,是搞怪还是荒诞?现在是不是有一批同学热衷于把自己的照片p成这样呢?
中文世界里的emoji
用书法拼写英文单词的徐冰我们都不陌生。徐冰一直致力于探索语言文字表达的多样性,他的“玩文字”,可不止这些。
徐冰在1999年就开启了符号语言的表达尝试,这系列作品叫做《地书》。当时的emoji远远没有现在发达,他搜集了大量符号语言的表达,并写成了一本112页的小说,你能读得懂吗?
师从徐冰的艺术家张心一也创作了一套与emoji有关的《山海经》。妖怪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有圆滚滚的emoji组成。
也许看起来有些滑稽,有些萌萌哒,不过张心一说:“《山海经》试图将零星的世界知识拼凑起来形成一幅地图,这是古老民族的方法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而Emoji被看作是一种新世界秩序的文化输出,不断地产生图像传播出去。我想这与《山海经》中的符号化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或者说是年轻激进者为之狂欢的新的世界观。”
emoji是互联网时代的年轻化表达。有一些人觉得针对emoji的创作丰富有趣,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过娱乐化”的表现,但是如今各种表情符号充斥在生活中,甚至对大众审美造成了影响,我们很难摆脱它的浪潮。结合emoji传播的积极意义,不知道各位如何看待呢?
相关推荐
在线提问
艺术留学免费评估
*个人优势&作品集评估、留学院校及专业推荐
成功案例
伦敦艺术大学
平面设计 / Lin同学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时尚管理 / Jiang同学
皇家艺术学院
服装设计 / Yan同学
皇家艺术学院
/ Zhang同学
伦敦艺术大学
多媒体设计 / Gao同学
纽约大学
数字媒体 / Huang同学
帕森斯设计学院
交互(用户体验) / Jiang同学
芝加哥艺术学院
室内设计 / Liu同学
芝加哥艺术学院
动画设计 / Wang同学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工业设计 / Pang同学
金斯顿大学
平面设计 / Zhou同学
谢尔丹学院
动画设计 / Gong同学
皇家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 / Jian同学
普瑞特艺术学院
建筑设计 / Julia同学
纽约大学
交互(用户体验) / Yao同学